t2044p62

标签: 欧美动态

就在刚刚,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9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见了芬兰

就在刚刚,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9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见了芬兰

就在刚刚,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9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见了芬兰总统斯图布。俩人主要聊的,是俄罗斯无人机飞到波兰领空这件事。泽连斯基在会谈里呼吁欧洲盟友赶紧实施第19轮对俄制裁。看得出来,泽连斯基这次的焦虑程度不小。俄罗斯无人机飞到波兰领空,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小事。波兰是北约成员国,而任何侵扰北约国家领空的行为,都会被视作对整个联盟的挑衅。更重要的是,泽连斯基显然觉得,欧洲的反应还不够迅速和坚定。毕竟,乌克兰每天都在面对俄罗斯的进攻,如果欧洲不能及时加码制裁,俄罗斯就能利用时间差继续从容应对。但这里面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泽连斯基的呼吁其实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压倒性”效果。对俄制裁已经实行了很多轮,但俄罗斯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经济压力而就此“屈服”,反而通过加强与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合作,找到了部分替代市场。西方国家的制裁政策是否真正触及到了俄罗斯经济的核心,仍然值得讨论。更进一步,西方国家的政治立场往往深受本国经济利益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它们与俄罗斯有着复杂的能源依赖关系,尤其是在天然气和石油供应方面。即便这些国家表面上支持乌克兰,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是否能在经济利益面前毫不妥协?这种“嘴上说得坚定,实际操作却犹豫不决”的局面,无疑让泽连斯基的呼声显得有些无奈。而泽连斯基的这一呼吁,似乎也反映了他对于西方援助的依赖。在这一场俄乌战争中,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国家的援助,包括武器、资金、情报等。如果没有这些支持,乌克兰可能早已被俄罗斯占领。泽连斯基显然不愿看到西方国家在制裁问题上的迟疑,这不仅可能影响到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还可能削弱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支持基础。然而,批判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指责。毕竟,西方国家的立场确实非常复杂。它们支持乌克兰的独立性,但同时也需要照顾本国的民众利益和能源安全。而且,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没有闲着,它不仅通过外交手段试图削弱西方的团结,还通过军事手段加大对乌克兰的压力。所以,泽连斯基的焦虑,也可以理解成一种为了最大化资源支持而做出的战略呼吁。不过,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局势也让人深思一个问题——战争和政治之间的平衡究竟该如何把握?西方国家不可能无限度地加大制裁力度,因为它们自身也要为其行动付出代价。而乌克兰,尽管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依然必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外交智慧,争取更多的援助和支持。这场冲突的走向,不仅取决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还取决于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复杂博弈。然而,最令人在意的,还是战争的普通人:在泽连斯基不断呼吁、俄罗斯加紧行动的背后,普通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依然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中遭受苦难。无论是被迫逃离家园的难民,还是身处战场前线的士兵,他们的生死与政治博弈似乎总是难以划清界限。乌克兰的局势,对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灾难。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斯连斯基赖连斯基泽连斯基演技张连斯基泽连斯基访英泽连斯基生日泽连斯基访德法
欧洲大军陈兵盟友边境,普京决定针锋相对,俄白两军开始集结,同时向上合伙伴发出邀约

欧洲大军陈兵盟友边境,普京决定针锋相对,俄白两军开始集结,同时向上合伙伴发出邀约

欧洲大军陈兵盟友边境,普京决定针锋相对,俄白两军开始集结,同时向上合伙伴发出邀约!在几天前的俄罗斯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被波兰军队击落后,欧洲局势再次紧张,波兰已经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同时向白波边境地带部署了4万军队。这件事发生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波兰政府就宣布暂时关闭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境,同时向东部地区调动了大约四万人的部队。波兰官方表示,这是防御性质的部署,目的是维护边境安全。作为北约成员,波兰的行动很快得到了盟国的响应。德国和法国表示,会派出更多战斗机协助波兰进行空中巡逻。德国方面提到,这次支援属于北约常规合作的一部分,目的是提升联盟东侧的防御能力。差不多同一时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并没有改变原本的计划,仍按日程推进名为“西部-2025”的联合军演。根据俄国防部的消息,这次演习会在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部分区域进行,一直持续到9月16日。其实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不少欧洲国家的关系就一直比较紧张。尤其是波兰和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几个东欧国家,多次公开指责俄白在边境地带进行“挑衅”,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则反过来说北约东扩和周边国家加强军备是在破坏地区稳定。这次无人机事件和军队调动,可以说是这种互相不信任的又一次体现。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积极拓展外交层面的沟通。早在八月份,俄国防部就已经向集安组织和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发出了邀请,请他们派代表观摩这次军演。看得出来,俄方是希望借此传递一个信息:自己并没有被国际社会孤立。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也有一些国家表示会派员参加,这说明不同国家在处理与俄白关系时,有着不同的考量。美国这边的态度也值得注意。虽然白宫还没有对这次边境事件做出正式回应,但大家都知道,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在对俄态度上表现得较为谨慎,并不愿意过度激化矛盾。与此同时,美国和白俄罗斯近半年来的外交接触也有所增加。有分析认为,欧美之间在对俄策略上其实是有差异的,一些欧洲国家态度更坚决,而美国目前似乎更倾向于对话而非对抗。从整体局势来看,虽然波兰关了边境、增了兵,俄白也在照常军演,气氛有点紧张,但大多数国际观察者都觉得,事情不太可能进一步升级为真正的军事冲突。不少外媒分析指出,目前各方都还保持着克制,没有释放要进一步扩大行动的信号。我国外交部也在近日的回应中表示,希望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稳定,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一贯的立场。说到底,眼下发生的这些事,其实是2022年以来东欧紧张关系的延续。它既反映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仍然缺乏互信,也说明各方其实都不愿意真的撕破脸。随着军演结束和边境管控措施逐步调整,估计这波紧张态势会慢慢缓和下来。不过,这类事件也提醒我们,大国之间的关系确实复杂,任何一个小的动静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冷静观察。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全部基于国际主流媒体和官方机构的公开信息,没有猜测或虚构的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各地的事件往往互相关联,只有理性看待,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参考:光明网——特朗普称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可能是个失误”,泽连斯基坚称“绝非偶然”
就在刚刚,乌克兰宣布了9月12日,乌克兰称袭击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最大石油装运

就在刚刚,乌克兰宣布了9月12日,乌克兰称袭击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最大石油装运

就在刚刚,乌克兰宣布了9月12日,乌克兰称袭击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最大石油装运港。这场被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称为“精准手术刀”的行动,把战火从顿巴斯前线烧到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普里莫尔斯克港为俄罗斯创造150亿美元收入的“黑金阀门”,在无人机群的呼啸中陷入瘫痪。看起来,这一波攻势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行动。对乌克兰来说,击中这个战略性节点的意义远不止军事上的威慑,更是在经济层面上的精准打击。毕竟,普里莫尔斯克港不仅是俄罗斯原油的主要出口渠道之一,也是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通过打击这个港口,乌克兰无疑是在向俄罗斯经济的心脏发起挑战,试图削弱其战斗力。这种行动远比简单的炸掉几个目标来得更为复杂和精妙。当然,乌克兰的这一行动也并不是无的放矢。它背后有着明确的目的——削弱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话语权。这座港口是俄罗斯通过石油收入支撑其军事行动的重要来源,而这次袭击的成功,不仅让俄罗斯在经济上遭遇了重创,也让全球的石油供应链感受到了压力。能源市场波动无疑会加剧俄罗斯的资金困境,也可能迫使国际市场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降低,影响到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然而,俄罗斯的反应是否会像西方预期的那样激烈呢?从以往的历史来看,俄罗斯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往往能够通过动员国内资源来进行强有力的反击。普里莫尔斯克港的损失虽然巨大,但对于俄罗斯的整体战略影响是否致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毕竟,俄罗斯并非没有其他出口渠道,同时国内对能源依赖的情况也并非那么简单。或许,这场战争的另一层面,正是在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中各方利益的博弈。与此同时,乌克兰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反击,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乌克兰在战略上越来越依赖精准打击,而这种“经济制裁式”军事行动似乎是未来战争中越来越普遍的做法。通过攻击敌方关键经济设施,削弱其资源补给链和战斗能力,正逐渐成为小国在与大国对抗中争取主动权的关键手段。而这种手段,无疑让战争的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俄罗斯此次能否有效修复这个港口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到其在接下来的战争进程中能否保持战略上的优势。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让全球对能源安全和国际局势的紧张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乌军情报泄漏库尔斯克空袭俄油库遭袭扎波罗热袭击敖德萨港袭击库尔斯克遇袭俄油库遇袭
土耳其94-68大胜希腊26分,希腊也太拉了。土耳其和德国会师决赛,看好土耳其夺

土耳其94-68大胜希腊26分,希腊也太拉了。土耳其和德国会师决赛,看好土耳其夺

土耳其94-68大胜希腊26分,希腊也太拉了。土耳其和德国会师决赛,看好土耳其夺冠🏆​​​
追觅官宣造车并且投资和工厂都有着落了。追觅汽车将联合法国巴黎银行在德国建设工厂

追觅官宣造车并且投资和工厂都有着落了。追觅汽车将联合法国巴黎银行在德国建设工厂

追觅官宣造车并且投资和工厂都有着落了。追觅汽车将联合法国巴黎银行在德国建设工厂,新厂面积预计是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这也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欧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综合性汽车生产基地。人家是对标目标更猛:布加迪威龙,超豪华纯电!计划2027年推出。​​​
彻底傻眼!特朗普也怕了​2025年9月11日,特朗普去看棒球赛的时候,他的包厢居

彻底傻眼!特朗普也怕了​2025年9月11日,特朗普去看棒球赛的时候,他的包厢居

彻底傻眼!特朗普也怕了​2025年9月11日,特朗普去看棒球赛的时候,他的包厢居然装上了防弹玻璃,这是因为他的好朋友查理·柯克前几天被人开枪打死了,现在凶手还没抓到,大家都害怕特朗普也会出事。​​特朗普身边的人都吓得不轻,保镖们更是紧张得要命,他们现在不管特朗普去哪都要带上防弹玻璃,连他家里人可能也要被更严实地保护起来了。​​这件事让美国的那些政治大佬也都害怕了,好多人都不敢办大型活动,只敢偷偷开小会,有的甚至直接躲起来了。​​特朗普还说要去参加查理·柯克的葬礼,他觉得这是自己必须做的事情。​​现在美国社会吵得不可开交,有的人觉得这是政治谋杀,有的人却说要加强管枪,大家互相骂来骂去,感觉美国越来越分裂了,暴力事件多得都快成家常便饭了。​​这么下去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躲在防弹玻璃后面才敢说话了啊?你们觉得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只会让大家更害怕呢?特朗普政治盟友遭枪击身亡晒图笔记大赛
我滴个乖乖,刚刷到一个消息,给我干沉默了。说普京一年365天,有一多半的时间

我滴个乖乖,刚刷到一个消息,给我干沉默了。说普京一年365天,有一多半的时间

我滴个乖乖,刚刷到一个消息,给我干沉默了。说普京一年365天,有一多半的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4个小时啊!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第一反应是:这人是铁打的吗?不用充电的?再想想自己。晚上不到十二点,手机绝对撒不了手。早上闹钟响三遍,都跟焊在床上似的。中午要是不眯瞪个半小时,下午那精神头,基本就等于报废。一天睡不满八个钟头,我感觉我整个人生都是灰暗的。真的,以前老觉得,人家能成事儿,是因为比我聪明,比我有背景,比我机会好。今天我才算想明白了一点。根本不是一个赛道。甚至,可能都不是一个物种。当我在为多睡半小时懒觉而窃喜的时候,人家已经把一天当两天用了。这哪是人跟人的差距啊。这就是为啥人家在地图上指点江山,而我,只能在车间里拧着螺丝,琢磨晚上吃啥。害,不说了,说多了扎心。可能人跟人,从出厂设置就不一样吧。
一觉醒来,土耳其把通往以色列的门,直接给焊死了。港口不让停,领空不让飞,一毛

一觉醒来,土耳其把通往以色列的门,直接给焊死了。港口不让停,领空不让飞,一毛

一觉醒来,土耳其把通往以色列的门,直接给焊死了。港口不让停,领空不让飞,一毛钱生意都不做了。就这么简单,这么粗暴。这事儿好玩就好玩在,他不是伊朗。人家可是北约成员,手里攥着的可都是硬家伙,经济体量也摆在那儿。脖子比谁都硬,以前就敢跟老美叫板。现在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呢,看他这次是真上头了,还是演一出戏。毕竟,掀桌子谁都会,但敢不敢把手按在桌子上,跟对家硬碰硬,那才是关键。说实话,不管他最后是硬汉还是影帝,这一下,确实是把水搅浑了。浑水里,总会有大鱼出来。等着看吧,好戏刚开场。
“欧洲吸烟情况愈发严重,我已然习惯了。”“这儿的烟民太恐怖了,我快被二手烟熏

“欧洲吸烟情况愈发严重,我已然习惯了。”“这儿的烟民太恐怖了,我快被二手烟熏

“欧洲吸烟情况愈发严重,我已然习惯了。”“这儿的烟民太恐怖了,我快被二手烟熏得不行了。”这并非段子,而是如假包换的“巴西牛排”双标场景。同样是吸烟,仅因地点有别,某些人便有了两种极端的感受,这般表现着实将“巴西牛排”的特性展现得入木三分。
美众议院总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就在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不到10天时

美众议院总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就在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不到10天时

美众议院总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就在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不到10天时间,9月10日,美国众议院正式投票通过了一项修正案,一举废除了美国于1991及2003年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法律授权。此次众议院投票,赞成票高,这意味着总统的“动武开战权”受制约,被限制,以后对谁开战,何时开战?再也不是总统随心所欲一人说了算,而必须经过国会审定,最后作出决断方可执行。说起来这改名的事就窝火,特朗普签行政令那天,多少经历过二战的老人都叹了气。要知道“战争部”这名字还是18世纪的老黄历,当年打完二战,美国就把它改成“国防部”了,就为了彰显“防御和平”的态度。老布什总统都说过,“战争部”这名字太好战,不合时宜。现在倒好,为了喊口号提士气,愣是把这带有血腥味的名字又翻出来,这不就是明着告诉全世界“我们爱打仗”吗?还好众议院没让这股邪火继续烧,用实际行动给这种危险倾向踩了刹车。可能有人不明白,废除两项旧法律有啥大不了的?这你就不知道了,这俩法律可不是普通文件,那是总统手里的“空白支票”。1991年海湾战争授权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授权,当年国会投票通过时,说是为了应对“伊拉克威胁”,结果呢?2003年小布什政府就拿着这张支票,硬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绕过联合国就开打。那场仗打了八年,美军死了四千多人,花了纳税人两万多亿美元,可最后连所谓的“杀伤性武器”影子都没找到。伊拉克老百姓更惨,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到现在国家还没喘过气来。这就是总统手里权力太大的后果,一句“国家安全受威胁”,就能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次众议院投票,两党议员难得地站到了一起。修正案是民主党人米克斯和共和党人罗伊一起提的,米克斯说得实在:“这些授权早就过期了,再留着就是给任何总统滥用的机会。”这种跨党派共识太少见了,要知道2021年众议院也试过废除类似法律,结果在参议院卡壳了。这次不一样,大家都看清了,再把战争权全交到总统手里,迟早还要出大事。回顾历史就知道,国会早该这么干了。2003年授权伊拉克战争时,多少议员根本没细看文件就投了赞成票,后来发现被骗了都追悔莫及。相反的例子是2013年,奥巴马想对叙利亚动武,要求国会授权,结果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五成老百姓反对,议员们收到的电话里,五百个反对的才配上一个支持的。最后国会没通过授权,那场仗也就没打起来。这说明什么?只要国会把好关,就能挡住不少糊涂仗。可这些年总统们越来越会钻空子,老用几十年前的旧授权当借口,现在废除了1991和2003年的授权,就是堵上这个漏洞。有人可能担心,总统会不会找别的借口动武?确实,2001年反恐那个授权还在,那也是个隐患。但这次投票的意义在于立规矩、划红线。这次众议院高票通过,就是明确告诉总统:别以为打仗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纳税人的钱、士兵的命,都得国会说了算,得全国人民说了算。美国老百姓早就厌战了。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次次的流血牺牲让大家明白,战争从来没有赢家。2013年对叙利亚动武的民调里,路透社和益普索的调查显示56%民众反对,支持的才19%。这些年多少老兵带着一身伤和心理创伤回家,多少家庭要承受永失亲人的痛苦。国会这次行动,其实是回应了民众最朴素的愿望:别再随便打仗了。当然,这事儿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军工复合体那些利益集团肯定不乐意,他们靠战争发财,肯定会给国会施压。有些反对的议员就说“废除了会影响应对伊朗威胁”。但你想想,真有威胁难道国会会不授权吗?关键是不能让总统一个人拍板。就像家里要盖房子,总得全家商量着来,不能让一个人说了算,最后债台高筑。看着众议院这次的投票结果,真让人觉得这才是民主该有的样子。两党可以有分歧,但在守护和平、制约权力这点上,必须站在一起。从越南战争后通过《战争权力决议》,到现在废除过期的战争授权,国会收回战争权的努力一直没停过。这次高票通过的修正案,就是这股努力的最新成果。特朗普把国防部改叫“战争部”,也许是想炫耀武力,可众议院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美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好战,而在于懂得约束权力、珍惜和平。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们,看到国会这一举动,应该能松口气了——至少他们的孙子孙女,不会再因为总统一句话就被派上陌生的战场。这才是真正的靠谱事,这才是国会该干的活儿,把战争的开关锁好,把和平的钥匙握紧,这比任何好战的口号都有力量。